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圖文專題

首頁 / 助理作品 / 圖文專題
::: :::
日期:2021-06-09

【記者李昀璇、單柏涵、朱莫亞綜合報導】過去提到台北木柵貓空,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是纜車。8月底,營運將滿15年的貓空纜車(以下簡稱貓纜)將進行為期100天的換纜作業,期間纜車將暫停營運。當疫情加溫之際,這項消息無疑又對貓空的觀光和當地經濟重心的茶產業帶來陰影。
 
踏上貓空,喧囂的城市濃縮在腳邊,茶園一排排茶樹在山坡上蔓延,一層層地鋪展開來,在清亮空氣中盈盈閃動。茶香蔓延,訴說著貓空地區的歷史故事。
 
「纜車還沒來之前,貓空是屬於最輝煌最勝利的。」貓空知名店家、開業約30年的寒舍茶坊老闆張福欽這樣感嘆。
 
他的感嘆不是無的放矢,貓空地區為台北重要產茶區域,也是台灣最早開始種茶的地區之一。1980、90年代是貓空茶業最興盛的時期,上山泡茶聊天成為年輕人的主要休閒娛樂。貓空茶葉名聲遠傳,吸引國內外觀光客朝聖:一輛輛遊覽車停在茶園門口,整團日韓遊客隨團前往買茶、山間小路被擠得水泄不通的景象,曾是貓空山區的日常。
 
為紓解交通壅塞的情況,同時吸引更多人潮,台北市政府於2007年啟用貓空纜車,希望透過重大交通建設帶進更多觀光客,活絡在地經濟。沒想到貓纜開通,過往一台又一台的遊覽車不見了,大量的過路客也消失了,貓空的茶葉經濟大受衝擊。
 
張福欽直言,以往每日營業額高達9000元,但貓纜進駐後,營業額一天約只剩1000多元。除了寒舍茶坊,紅木屋茶館的營收也不及以往的2成。此外,貓纜帶來的效益僅限於開通前幾年。根據台北市交通統計資料,2011年,貓纜站平均出站人數為11萬2000人,然而2020年時,平均出站人數卻約剩4成左右。
 
究竟茶農的纜車夢,何以從念念不忘到化為烏有?
 

民國七、八十年,為貓纜最輝煌的時期,平日夜晚也充斥大量人潮。 圖/寒舍提供
 
崛起》1980年,是貓空最興盛的時期
 
先看貓空的青春年華,時間回到1980年。那一年,台北市政府於貓空推動觀光茶園,茶農紛紛成立自家茶坊,提供民眾聚集放鬆的場所。適逢台灣經濟起飛時期,民眾生活消費提高,「上山泡茶」儼然成為年輕人必備的休閒娛樂。當時,是貓空最熱鬧的時期。
 
「那個時候是,貓空前面那個指南路,每天都塞車,沒有分平日假日。」木柵張協興茶行負責人張欣柔描述,1980、90年代,台北各地區的大學生皆會集結至政大,一台台汽機車上山前往貓空,雜亂地停靠在蜿蜒的山路上。
 
張福欽還記得,當時不論是聖誕夜或跨年夜,甚至是平日半夜,店內都充斥著大量人潮,當時寒舍最多可以容納200多人。
 
「人最多的時候大概是80到100多人。」紅木屋休閒茶館負責人張桓碩也憶起當年貓空最熱鬧時的生意榮景。他回憶當時自己年紀還小,平日夜間10、11點,因店內仍人滿為患,人手不足,半夜也時常起床幫忙招呼生意。
 
當時的貓空,是台北重要的夜生活場所,年輕人在山間嬉笑談話,伴隨著茶香入口,午夜十分,才正是貓空甦醒的時刻。然而隨著手搖杯、咖啡等飲品的流行,品茶文化逐漸沒落,加上貓纜的進駐,使貓空的榮景,在十年之內變了調。
 
變調》貓纜改善交通阻塞,也改變遊客形態
 
為何貓纜啟用後,茶農的生意反而不見了?原來,為疏散山上的交通堵塞問題,台北市政府陸續訂立新的交通規範。除了在公路畫上紅線,嚴格取締違規停放的車輛、限制私人汽車與車輛須遵守單向道行駛、禁止大型車輛於假日駛入貓空,也禁止遊覽車進入。不只如此,台北市政府交通局也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驅車前往貓空的民眾也逐漸減少。
 

圖為貓空纜車,民眾多藉由貓纜上山。 圖/單柏涵攝
 
「他們那時候預估貓纜遊客會非常非常多,怕說會堵車,所以要求人家要坐貓纜或是巴士。」貓空美加茶園老闆張榮光表示,政府在貓纜開通後,呼籲遊客以大眾運輸工具取代私人交通工具,此舉雖改善了山上的交通堵塞問題,卻改變了貓空的遊客類型。
 
「貓纜來之後整個貓空的結構都改變了。」張榮光無奈地說道。他觀察,貓纜啟用後,遊客多是搭乘纜車上山,在山上並無代步工具,對比以往驅車前來的方式,較易有交通不便的問題。
 
張福欽則進一步說明,貓纜興建前的遊客為休閒客,他們驅車前來,花費較多成本上山,為了不浪費成本,多會在山上停留至少半天。貓纜興建後,雖然吸引了眾多觀光客,但因交通便捷,上山成本低,觀光客多不願意久留,僅會停留一小時左右,「你能吃甚麼,吃兩根香腸下去就差不多了。」對於遊客不願久留的心態,張福欽深有所感。
 
也因此,貓空逐漸發展出以貓纜為中心的蛋黃區、需步行20分鐘的蛋白區,以及更遙遠的蛋殼區。
 
美加茶園與寒舍茶坊皆位於步行需20分鐘的蛋白區,生意自然受到影響。「因為坐纜車上來的人不會走很遠,他可能最多走個10幾分鐘出去,走個10幾分鐘回去。」張福欽解釋,貓纜啟用後,遊客多不願意從貓纜步行前來自家茶坊。「如果你來回的程度超過半小時的時候,他可能就不會再走了。」他這番話,更點出了現今遊客在貓空的旅遊心態。
  

貓纜啟用後,貓空發展出以貓纜為中心的蛋黃區、需步行二十分鐘的蛋白區,以及更遙遠的蛋殼區。 圖/朱莫亞製
 
除了國內遊客,貓纜的啟用也衝擊了茶坊經營國外旅行團的收入。「貓纜來之後,遊覽車不能上來,外國觀光旅行客這方面就沒有了。」張榮光也不諱言,貓纜進駐前,美加茶園半年就與旅行社簽一次約,不分平日假日,每兩天就有一團日本團搭乘遊覽車,上山光顧。遊覽車無法進出貓空,貓纜也常因天氣不良而取消行駛,旅行社因而選擇刪除貓空的行程。
 
少了外國旅行團,也少了遊客的光顧,貓空茶農只好各尋出路。
 
萎縮》喝茶風氣不如以往 茶農面臨選擇岔路
 
除了貓纜帶來的衝擊,貓空山上茶坊遊客不如以往,也和現代人品茶習慣的改變有關。
 
大街上手搖飲料店一間併著一間,不僅品項豐富,也能隨手拿了就走。年輕人多喜愛這類方便、口味多元的飲品。自貓纜通車後,許多販賣新式飲品及甜點的店家也紛紛進駐貓纜周邊,吸引年輕客群消費,傳統茶坊則逐漸式微。
 
為了因應多重考驗,成功在貓空生存的店家皆做出不同改變,來彌補失去的客源。大多數店家轉為複合式經營,除了原本供應的茶,也增加餐點來擴大客源。對此,張福欽感慨:「有時候很難取捨,就是說如果在吃的這方面要多做,茶園很多就會荒廢掉。」
 
要同時兼顧茶園品質與吸引顧客對茶農來說相當困難,若加入餐點,則需要在種茶之餘增加成本與時間,甚至花費額外開銷。
 
陽光照在貓空滿山的茶園,也像默默照映出各茶農的心事。
 
紅木屋茶館經考量後,將心力著重在餐點的供應。茶館不僅有傳統、顧客須自己泡的茶,也有合菜及西式套餐甜點。張桓碩無奈笑說:「做茶沒有比較好賺。」另一方面則是人力問題,他解釋:「因為做茶真的滿累,你要靠很大的人力去採茶、顧茶園。」且因為目前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便沒有繼續種茶。
 
新生》世代傳承 創新與堅持讓茶文化延續不斷
 
即使如此,仍有茶農堅持最初的精神,不願放棄茶文化。
 
美加茶園秉持傳承精神,至今已傳至第10代,由現年26歲的雙胞胎姊弟張倞霖、張倞叡接手,從2017年至今,4年來,致力將古老茶文化注入新世代活力。姊姊張倞霖負責推出採茶體驗活動,吸引年輕客群入店;弟弟張倞叡則接續家傳的製茶技術,致力於產出高品質茶葉。
 
雖然姊弟同齡,選擇繼承家業的契機卻截然不同。姊姊張倞霖大學主修金融,畢業後因打聽到金融業的風聲,而猶豫向外發展。當時選擇先在店內幫忙的她,協助媽媽籌辦體驗活動,接觸到許多外國客,在過程中逐漸做出興趣,最終因而決定接手。弟弟張倞霖則在人生中第一場烘茶比賽中,得到全國第二,在家人的鼓吹下,決定繼續鑽研製茶技術。
 
「如果當初選金融的話,我可能每天都還是會很糾結。」在茶園中遠眺山外,張倞霖坦言,有時仍會想起當時若選擇在外發展,會是什麼樣的光景。「還是會捨不得看到家人這麼辛苦。」家人的牽絆,使她毅然決然的繼續堅持傳承家業。
 
美加茶園在2011年初,就有向外國遊客開放體驗活動,最初目的是為了讓遊客了解到台灣的茶文化。2020年,政府正好推動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使美加茶園更用心推行、發想新的體驗活動,並取得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
 
張倞霖發現,許多台灣人將茶視為難以親近的高單價商品,身邊友人同樣對茶不甚了解,想讓更多台灣人認識茶文化的她,決定將體驗活動對象從外國人推及到台灣客群。也將目標著重在教育,讓年輕一代在玩樂中認識茶葉。
 
然而轉型之初,父親張榮光並非完全樂見觀光茶園體驗的推行。對茶農而言,茶葉是非常珍貴的產物,對張榮光來說將這些賴以為生的重要資源拿來玩樂是非常浪費且不值得的。所幸,張榮光並沒有完全制止兒女將茶葉分享給大眾的初心,而在一旁默默等待成效。體驗推出後,吸引不少年輕人主動了解茶業歷史及製茶過程,也連帶提升了茶葉的銷售量和餐廳營業額。
  

對茶農而言,茶葉是非常珍貴的產物,對張榮光來說亦是如此。 圖/朱莫亞攝
 

「有一組客人我印象滿深刻,就是年輕人。」張倞霖說,有客人參加完到現在大概一年的時間,大概每個月,兩個女生好朋友都會來這邊吃飯,就都有持續在回來。她透露,客人參與體驗後,也會入店享用茶葉料理,並購買茶葉。對比以往經營外國體驗客,遊客認為傳統的沖泡方式太過複雜,也需顧及行李重量而難以攜帶大量茶業。開放國內遊客的活動行程後,體驗的營收比以往多了1成,人潮也持續回流。
 
在暑假旅遊旺季,每週六日美加茶園都有採茶體驗活動,好口碑使得體驗用茶園面積不足以接應殷切參加的客人,讓張榮光同意開闢新的茶園,以接待未來更廣大的客源,以行動給予下一代認可與支持。
 

美加茶園採茶體驗活動,吸引許多遊客前往體驗。 圖/美加茶園提供
 
「他們的想法他們去發揮,但是茶最主要的部分,不能不見。」對於子女願意扛下自家茶園生計並不斷構思創新點子,張榮光強調,創新的同時,仍要堅持高品質的製茶技術。「因為現在滿多餐廳開設,可是他們自己沒有辦法製茶。」張倞霖解釋道,「年輕人回來貓空經營,但是他可能沒有學習到上一代或阿公阿嬤那一代製茶的技術。所以他們(父母)會希望我們回來做,但製茶還是要繼續。」
 
或許茶農的纜車夢消失,但隨著張榮光在內更多堅持不放棄貓空世代相傳的茶農出現,他們的命運卻並非註定走向蕭條。
 
「再不做茶,貓空這地方生產茶葉就會越來越少。」張福欽即使知道做茶與做餐飲對茶農而言是不小的負擔,仍然堅守信念,不懈地製茶。
 
「茶是一個文化。幾千年下來,是一個技術。你如果技術不見了,就等於你這個文化不見了。」秉持著相同理念的張榮光也坦言,「茶是你最基本的根,你不能放棄。他是一個文化,可以走很久很久,只是這個過程比較辛苦而已。」張榮光表示儘管如此辛苦,許多茶農仍然抱持積極與堅持的態度。
 
貓纜進入、遊客改變、商家轉型,在多變的木柵山區,唯一不變的是堅持瀰漫在空氣中的淡淡茶香。茶葉見證了貓空地區的成長與挫折,儘管現今他們的纜車夢不再,仍緊抓住茶文化的根,透過傳承與創新,如同新生的茶葉嫩芽般,充滿不斷延續的濃郁生命力。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