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影音專題

首頁 / 助理作品 / 影音專題
::: :::
日期:2021-06-09

 

【記者朱莫亞、李昀璇、單柏涵綜合報導】踏上貓空,喧囂的城市濃縮在腳邊。茶園在山坡上蔓延,一層層地鋪展開來。貓空地區是台北市重要的產茶基地,也是台灣最早開始種植茶葉的地區之一。民國69年,台北市政府在貓空地區推動觀光茶園,茶農陸續成立茶坊,吸引許多遊客上山泡茶聊天。伴隨著台灣經濟起飛,民國7、80年是貓空茶業最為興盛的時期,生意最好時有多達六十六間茶館,上山泡茶成為許多年輕人的重要休閒之一。
 
張協興茶行第三代老闆張欣柔回憶,「那時候是,大學生都會就是從台北市或是台北地區各地,騎摩托車過來政大集結然後去山上喝茶。就是通宵的活動、聯誼這樣子。那個時候是,貓空前面那個指南路每天都塞車,每一天都是車水馬龍,沒有分平日假日。在那個時間點上,大家其實生意都很好。」
 
寒舍茶坊老闆張福欽更驚呼,民國80多年時,貓空半夜仍可看見許多年輕人,連聖誕節、跨年也不例外。當時寒舍最多可以容納200多人。
 
為了疏散當地交通堵塞問題並吸引更多人潮,貓空纜車於民國96年啟用。貓纜進駐後,改變了貓空訪客的組成結構,觀光客取代原先以喝茶和健行為主的遊客。且因為貓纜的通行,政府嚴格禁止遊覽車駛入山上,乘坐遊覽車的外國旅行團也已不複見。
 
美加茶園第九代老闆張榮光表示,「貓纜來之後,整個貓空的結構都改變了。」對美加茶園影響最大的是日本客的生意。張榮光說明:「像我們以前都半年就跟旅行社簽半年的約,幾個月前就已經把半年的行程排好。幾乎兩天就一團、兩天就一團,都會來這邊泡茶、買茶、用餐。後來纜車來,遊覽車不能上來,你要他們夏天旅行社上來,一打雷就停駛。怎麼辦?他們會斷掉他們的行程,所以就沒有排了。」
 
張福欽也針對纜車開通前後的客人做出兩種比較,分別為觀光客與休閒客。休閒客多會花半天時間在山上喝茶聊天;觀光客卻不然。他解釋:「我記得最清楚就是纜車剛來沒多久,就是很多遊覽車他就直接把他(遊客)放到動物園。『啊我大概兩個小時在這個地方要來收人喔』上來就要下去。纜車上來就要20幾分鐘、下去20幾分鐘,你在山上能待就一個小時,你能吃什麼?吃兩根香腸下去就差不多了。」
 
貓纜通車後,貓空的觀光地圖大洗牌。當地商家表示,貓空站周遭即為蛋黃區,而蛋白區是離開貓纜步行約10至20分鐘的地區;蛋殼區則是與貓纜步行距離超過20分鐘的區域。蛋黃區的少數店家,成了這波洗牌的最大贏家。
 
位於貓纜站外圍的觀鼎休閒茶園店長張家愷表示,「像我們店的話是大概是94年成立到現在。纜車剛開,那我們也跟著就開幕。」他也提及因觀鼎休閒茶園為貓纜站外圍第一家店,擁有許多好處,「曝光度那些的話,一定是首當其衝。」
 
由於現在遊客多藉由纜車進入貓空,因此大多數的人也只會在纜車站附近停留。使得蛋白、蛋殼區的商家,生意不增反減。
 
張福欽感嘆:「纜車還沒來之前,貓空是屬於最輝煌勝利的。人最多的時候就是纜車還沒來的時候。」他近一步說明,「因為坐纜車上來的人不會走很遠。他可能最多走個10幾分鐘出去,走個10幾分鐘進來這樣子。如果你這個來回的程度超過半小時的時候,他可能就不會再走了。」
 
張榮光則提及,「最主要的設備都放在纜車這附近,像樟樹步道。遊客出站就往這兩邊,就等於說我們這兩條線下來,它比較少一些,比如說吸引人會來這邊拍照,它就沒辦法把客源擴散出來。」他也舉例附近的杏花林只有每年過年花季時,才有大量遊客,平常卻沒有人。
 
為了重振貓空地區觀光,當地居民於民國104年成立貓空休閒產業社區發展協會,以茶文化為主軸規劃相關活動,並積極向政府提案、申請經費。近年來協會則以「豐茶祭」為主要活動,於山區進行祈福繞境、封茶儀式、品茶等系列體驗,結合傳統文化信仰與地方產業。今年協會也舉辦大型茶會,吸引超過千名民眾前往共襄盛舉。
 
臺北市貓空休閒產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侑霖表示:「像我們最近才剛辦完那個觀傳局的一個大的活動。我們邀請了一千位民眾上貓空喝茶,全台灣邀請了一百位茶道藝術家上來奉茶。這個算是很大的一個活動。」千人茶席活動更提升了至少20%以上的遊客數量。
 
為提升台北各商圈觀光效益,政府改變與民間組織的合作模式。由商圈主導,政府從旁輔助,放手讓在地人規劃,發揚當地精神,促進商圈的永續經營。
 
張侑霖解釋:「在地最了解在地,那基本上他不讓官員來替在地的社區去做任何事情,因為沒必要。以前就是可能是官員去設計商圈要辦什麼活動,幫你們做什麼事情,但那個都不是在地所需要的。」
 
台北市政府商業處潘科員也說明,補助案從100年初開始申請,而貓空昌圈則是從107年加入。對於此補助案的好處,他說明:「商圈可以自行去做他們想要做的事情,如果是市府局處主辦,那就是局處會自行有標案請廠商做規劃,但可能商圈就是少了一些彈性跟自由。」
 
除了舉辦活動增加能見度,舊時的茶館也乘著休閒農業興起,推出茶園體驗活動,吸引各年齡層民眾參與。除了為茶園帶來新商機,也帶領大眾更認識貓空地區。
 
美加茶園第十代接班人張倞霖著手推出許多茶體驗活動,希望年輕人及親子團可以藉由玩茶業認識茶葉。
 
起初為疏緩交通而興建的貓纜,卻對貓空上的茶館造成衝擊。面對時代及建設的進步,茶農必須改變舊有經營方針。
 
張榮光也指出必須跟上時代的變化,但他更強調:「你最基本的根,你不能放棄。茶的這部分他是一個文化,他是可以走很久很久,只是這個過程比較辛苦而已。」
 
在台北講起茶葉,就會想起貓空。雖然在貓纜的衝擊之下,業者不轉型,恐怕面臨淘汰。但他們不會輕言放棄,只為了守住他們心中茶文化的根。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