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文字報導

首頁 / 事事報 / 文字報導
::: :::
日期:2023-10-20

【記者鄭孟佳綜合報導】由青年心理健康社群Stand By You所舉辦的《2023情緒影像展:看見情緒的軌跡》,於13日至29日在新北市永和區的樂活共生實驗基地展出。展覽期盼消除社會對情緒的汙名,將許多人不擅長表達、甚至閉口不談的「情緒」,透過兒少的文字和情緒影像創作,讓大眾看到情緒的多元面貌。

談起「情緒汙名化」的概念,情緒影像展的策展人林家安表示,很多人不擅長表達情緒,會在生活中抗拒這件事情。「如果我們都覺得不談就沒有問題,那就是最大的污名。為什麼我們會選擇不談?為什麼我們覺得不談就沒有問題?」本次展覽透過繪畫和圖表搭配文字解說,呈現情緒的各種樣貌,「我們自己發現到,身邊很多年輕朋友求助的方式是影像。」林家安主張,在接觸影像的過程中,可以很直觀的透過畫面去連結到自身經驗。

情緒影像展透過繪畫和圖像搭配文字解說,呈現情緒的各種樣貌。展覽中也安排許多互動式設計,提供參觀民眾更直接的觀展體驗。圖/鄭孟佳攝

在日常對話中,使用不同的形容詞來隱晦的表達,卻不敢直白的道出自己當下的狀態,就是一個最明顯的汙名化。林家安指出:「當我們有很這麼多詞彙在替換的時候,就代表一定就是有汙名的存在,我們才不敢這樣說。」他曾經和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黃光國老師討論過情緒污名化,黃光國也特別提出「面子」在華人社會的影響,「在華人世界裡,我們很在乎別人怎麼看待我們,像我今天求助是不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

展區設置「許願牆體驗區」,鼓勵民眾透過書寫幫助捕捉當下最真實的情感,同時見證自身成長,並促進自我察覺及心理健康。圖/鄭孟佳攝

面對許多人在情緒表達上的保守態度,特地提早來觀展的榴槤哥哥(化名)分享,他也有不敢開口的經驗,但他有自己的解決方法,他強調:「是自然而然習慣當下的情緒狀態,而不是我去強壓住。」小鬱亂入平台的創辦人林妤恒提到,人們會把流露情緒當作是軟弱或是壞的,因為不瞭解所以就害怕去談論它。當成為傾聽者時,往往下意識想幫對方找出解決的方法,但對方可能只是想要把事情說出來,「這是人的應對機制,當面對負面情緒,他就是想透過說話去抒發。」他說道。

提及許多人在情緒表達上的保守態度,林家安指出,孩童其實就是第一個可以關心的族群。經常前來樂活共生實驗基地的參展民眾林志堅則認為,情緒的教育很重要,不只是年長者,青少年幼兒都需要。圖/鄭孟佳攝

關於期待情緒議題未來有什麼改變,林家安說:「我覺得重要的是,把陪伴這件事情的觀念帶給大家。」陪伴可能是陪伴他人,也可能是陪伴自己。而林妤恒也表示,若身為傾聽者,可以改用觀察、聽對方說話或是問問題的方式。陪同每一份需要幫助的情緒、讓每一顆想要被陪伴的心被接住。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