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筱雯連線報導】9月2日,教育部宣布成立「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整合台灣25所大學的AI教育資源,提供各校學生跨校選課的機會,期望能夠培養台灣未來的AI人才。今年是第一學期辦理,由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成功大學開課,總共開設了5門課程。然而近期卻傳出聯盟招生狀況不佳的消息,顯示學生對於人工智慧教育的需求仍需進一步檢視。
這學期學程在硬體和宣傳上都明顯不足。正在修課的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劉同學(化名)提到,在課程方面目前都是進階的課程,他認為可以多開設入門的課程,讓更多想要學習AI的人能夠有機會學習。教授們還有些不熟悉同步遠距上課的模式,上課的平台NTU COOL也不太能負荷500人一起上課,學生登錄時經常發生問題。宣傳方面劉同學也發現,「感覺這次的宣傳沒有做得很好,直到選課最後才知道這個聯盟。」而這個時間多數學生都已經決定好課程,也影響了選課結果。
NTU COOL是TAICA上課的主要平台,上課形式多採遠距教學,在教授不熟悉硬體設備的情況下,容易耽誤到課程進度。圖 / 取自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 X 數位學習中心臉書粉絲專頁
這次的修課學生主要還是集中在本學期開課的學校 ,並未達到TAICA當初希望讓AI教育更普及的目標。TAICA專案辦公室主持人清大教授陳宜欣表示,這學期是第一次舉辦,許多學校都很匆忙地準備,宣傳力道不足,因此容易出現選課人數分配不均的情況。再者,她強調,「這個聯盟需要的是高自主性的學生。」不同於開課學校的學生,外校學生通常沒有教授及助教一再叮嚀,自主性不高的學生就會難以應付如此高難度的課程。
外校學生選修TAICA課程,比起開課學校內的學生更需具備自主性。圖 / 陳筱雯攝
針對宣傳的不足,陳宜欣說明,他們7月中接受教育部的諮詢,9月1日計畫就必須上線。本學期開課的臺大資工系教授張智星也提到,「直到開學前的3到4週才得知計畫內容,宣傳上其實還很不完整。」對於這學期缺少初階課程,陳宜欣解釋,因為時程緊迫,他們只能先詢問既有課程的教授參加意願。而且初階課程開設難度大於進階課程,初階課程在實務上的教導更加困難。他們預計在下學期有更多時間準備後,會開設6門課程,也會加入較基礎的課程。
「填補未來台灣AI人才的空缺。」是張智星對未來TAICA的願景。期許聯盟能有效縮減公私立人工智慧教育資源的差異,並且透過跨校交流促進學生思考。期待日後TAICA的課程能更完備,同時逐步解決台灣缺少AI人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