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圖文專題

首頁 / 助理作品 / 圖文專題
::: :::
日期:2023-01-01

【記者林立恩、林季亭、吳昱霆綜合報導】「老師你米蟲欸!」年屆56歲、現任台中大墩國中數學老師的林佑吉,直到今日想起自己當時受到旁人輿論攻擊,仍感到十分不平。
 
2018年的年金改革,除了讓國中小教師的退休金大打折扣,其中的「朔及既往原則」也直接衝擊到全國超過14萬的國中小教師,更在社會激起軒然大波,許多媒體居中播送爭論,令老師的社會地位和價值遭到質疑,汙名化的言語此起彼落。
 

56歲的國中老師林佑吉,邁入教學第27個年頭,原本預計55歲要退休的他,被4年前的年金改革打亂了人生規劃。 圖/林季亭攝
 
回憶年輕時決定踏入教學領域,林佑吉想起自己當初秉持著對教學的興趣,也嚮往老師能夠擁有的家庭生活、寒暑假和穩定的薪資收入,才因此立定為人師表的志向。不知不覺時光飛逝,今年已是他踏入校園教學的第27年,當初的熱血方剛或許已經轉變為成熟老練,但是不變的是他對孩子和教學的熱忱。
 
不過,4年前年金改革引發的輿論,卻讓這份單純的願景好像不再純粹,旁人無心的一句「老師你米蟲欸」在林佑吉的心中投下震撼彈,也反映了當時部分社會對老師的評價。
 
「改我們可以接受,最不能接受的一個點是他把我們這些老師罵成是米蟲。」年改之下,老師在大眾眼中好像成了國家財政敗壞的眾矢之的,對林佑吉和其他同樣正在教育領域活躍中的老師來說,他們不僅面臨社會及心理壓力,經濟壓力也接踵而來。
 
「幾乎我接觸到的,就算想要退休也都不會退啦,因為都會牽涉到所謂的現實問題,還有養家活口的問題。」林佑吉說道,正值退休年齡的老師原本早已可以開始享受退休生活,但改革後為了確保生活品質,只能繼續堅持在教育現場打拼。
 
他更感嘆地說道,以前的老師只要好好的工作、好好的打拼,就可以安逸終老,現在卻需要花費更多的努力,退休後所得到的退休金又不如以往,其中所帶來的相對剝奪感令他非常無奈。
 
年改實際衝擊:多繳、少領、晚退休
年改前後對他的實際影響,將以現在55歲且最後在職均俸(月薪)為新台幣4萬元,年資25年舉例說明,一探他如何因為遊戲規則改變,被迫多繳、少領、晚退休。
 
年金改革除了提高教師每月薪水的強制提撥費率(註一),也降低了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註二),並從七五制(年齡與年資的加總為75)改為八五制(年齡與年資的加總為85)。此次改革的「朔及既往原則」讓林佑吉這一代即將退休的老師受到相當大的衝擊。
 

註一:自願提撥費率指根據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規定,退撫基金費用之撥繳依法按公務人員、教育人員、軍職人員本俸加1倍之12%至18%之提撥費率,按月由政府撥繳65%,個人自繳35%。
註二:退休所得替代率指公務人員退休後所領每月退休所得占最後在職同等級人員每月所領本(年功)俸(薪)額加計一倍金額之比率。但兼領月退休金者,其替代率上限應按兼領月退休金之比率調整之。106年年金改革中規定國中小教師年資滿15年,所得替代率為45%,分10年降到30%;年資滿35年,所得替代率為75%,分10年降到60%

 
首先是關於自提率的調升,根據年改前的規定,假設林佑吉每月必須從自己的薪水中提出新台幣3640元給政府作為退撫基金(註三),而年改後自提率逐年調升,到今年提高為14%,因此林佑吉一年就須從其薪水中多提出3360元(註四)。
  

註三:新台幣4萬*2*13%*35%(35%員工自付額,剩下65%為政府提撥)等於3640元
註四:新台幣4萬*2*14%*35%=新台幣3920元,較年改前增加了新台幣280元/月=3360/年

 
其次是調降所得替代率的影響,若他退休時累積的年資為25年,年改前他的所得替代率為60%,因此林佑吉退休後可以領取的月退休金約為4萬8000元(註五),而年改將替代率降低了15%,表示他的月退休金每月少了1萬2000元的收入(註六)。
 

註五:新台幣4萬*2*60%=新台幣4萬8000元
註六:新台幣4萬*2*45%=新台幣3萬6000元,等於少了新台幣1萬2000元的收入

 
再看晚退休。本次年改也將老師提領「全額月退休金」的年齡上限從原本的55歲提高至58歲。
 
若林佑吉依然選擇在55歲退休的話,便只能領取「減額月退休金」或「一次月退休金」,其中減額月退休金規定以58歲為基準,每提前退休一年即減發4%的月退休金,所以年改後他第一年的月退休金將減少12%,變為3萬1680元(註七)。
 

註七:新台幣3萬6000元*88%=新台幣3萬1680元
 
相較年改前每月可以領取4萬8000元,一個月少了新台幣1萬6320元。此外,提早退休也會讓教師的退休金所得替代率減少(<45%),連帶使其年資和月薪(本俸)降低,根據減額月退休金計算公式(註八),可知若林佑吉選擇提早退休,他的月退休金將會比上述計算的少更多。
 

註八:在職最後八年的均俸*2*所得替代率*減發比率
 
不只如此,如果其選擇一次性退休金的話,長遠來看他每月將少一筆固定收入,所以不論是選擇領取「減額月退休金」還是「一次月退休金」。
 
也因此,林佑吉必須面對退休金將大打折扣的無奈和困境並非單一個案,還有更多的資深老師因年改被迫延後退休已經是普遍現象。根據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 會最新統計年報表,4 年前年金改革來,教育人員離退人數逐年遞減,選擇在2020年退休的老師比前一年少了千人以上。
 

國中小教育注重互動,電子化教育成為常態,教師與學生間的年齡差距擴大可能出現代溝問題,科技產品的使用也是對資深老師的一大挑戰。 圖/林季亭攝
 
老師延後退休 恐影響教學品質
老師延後退休後,師生年齡差距擴大,也增加了教學挑戰性。
 
「在年金改革開始實施後,一開始沒有太大的感覺,但是到後面就會覺得有一點力不從心。」已在學校服務26年的台中三光國中老師鄭美玉,在課堂上仍持續以充滿親和力及幽默風趣的方式與學生互動。
 
但提及延後退休時,她也無奈表示,年紀確實會對於教學品質有所影響,以前在上課與學生互動時,不論是在舉例、開玩笑或是與學生聊天時,內容都是有所共鳴的,而現在上課時,就常出現自己在台上天花亂墜,學生在台下一臉茫然,「就像是在一個平行時空,完全沒有交集。」
 
儘管她也努力吸收新知,想要更加地貼近學生,效果仍有限。
 
此外,鄭美玉認為,對於國中生而言,老師的年齡層相對來說影響重大,「國中生是一個非常重kimoji(感受)的生物,他可以因為跟你麻吉就賣你面子,或是你跟他拼感情,他喜歡你,就會在這一科上面多用一點心,但是如果處不好,他對你反感,就可以因為kimoji的問題完全放棄這一科。」
 
除了代溝問題,林佑吉也直言體力下降對他教學的影響,「隨著你的年紀增長,在台上消耗體力的狀況一定更差。」過去或許能夠有足夠的體力站在講台上授課,但久而久之也只能根據自身能力調適出不同的教學模式。
 
「體力沒有那麼好,跟學生的代溝又越來越大,就會有一種倦怠期,那會影響你和學生的互動。」鄭美玉這樣感嘆。
 
在國中生特有的學習模式之下,對如林佑吉和鄭美玉一樣不再有體力能與學生一起跑跳,也不再有辦法與學生熱絡互動的老師而言,不僅是一個相當大的教學挑戰,也成為消磨熱忱的原因,長期下來對於學生與老師雙方都是一種折磨。
 
林佑吉透露,有些講話較直白的國中生會直接跟老師說:「老師你看起來好老喔,怎麼感覺比我阿嬤還老的樣子。」面對這些看似無心的言論,有些老師能處之泰然,但卻也會傷及某部分老師的自尊心,進而削弱他們的教學熱忱。
 
放眼整體教師族群,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盧俊成也觀察到近年來老師士氣普遍低迷,原因應是教學年資太久產生的倦怠期,「很多老師都是覺得不要出事情就好,安全的退休就好,你說有什麼教育的熱情,以目前來看,大致上就是不要出事情、不要惹到家長、不要惹到媒體。」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實驗小學的校長邱世明表示,國中老師除了因年改和少子化難以成為正式教師,台灣過於寬鬆的師資培育設計也是一大原因。 圖/林季亭攝
 
資深老師不退 年輕教師更難取得正式教職
事實上,年改不只造成資深老師紛紛延後退休,且因師生年齡差距擴大引發代溝甚至教學品質問題,對年輕教師而言,需擔憂的不僅僅是退休金的多寡,更是他們進入教育殿堂的機會。
 
「對我來說煩惱退休金還太遠,只會煩惱今年考不考得上正式老師。」看在今年27歲的台中市三光國中國文科代理教師胡時逢眼中,前輩們因為退休金延退,將讓考取教師的這道門更窄,再加上台灣少子化現象嚴重,國中小班級數逐年下滑(註九),更導致各地區的教師缺額年年減少,因此流浪教師四散,社會對這份職業喪失期待感。
 

註九: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近十年來全國國中的班級數減少了19.78%。
 
胡時逢談及四年前仍在就讀研究所時,便觀察到當時教育系學生對考取教師資格興趣缺缺,也越來越少人選修教程,「有人修到一半就決定去補習班教書,可能比較穩定,也還比較好賺。」即使如胡時逢一樣成為代理教師,也因需要不停調動各校,可能會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和感受。
 
對此,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秘書長李昭瑢說:「有些時候(代理老師)是屬於短代型的,可能只有兩個月,那對孩子的影響就非常大,我們就常常自嘲說,請問教師節的時候要寫幾張卡片。」她也表示,若少了年輕老師的體力和創意,整個教學負擔將會往中生代移動,可能會造成在職老師更多壓力,也將失去觀念轉換的可能性,對教育現場的影響十分關鍵。
  

邱世明作為實驗小學的校長,盡量給予教師相當大的發揮空間,認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對學生才是最良善的。 圖/林季亭攝
 
校園中年輕老師的身影越來越少,背後其實也揭示了整體教師的老中青結構正產生變化。
 
根據教育部統計,國中教師總數近十年來減少了近10%,且2018年30歲以下的老師佔整體7.9%,2021 年則下降至6.5%;另一方面,同樣的時間點,50歲以上的老師占比則從13.7%上升到20.5%,顯示國中小的教師年齡組成確實逐漸「失衡」。
 
「可預見的未來是十年後會是一個巨大的斷層,就是一批很資深的,後面就沒有新老師了。」鄭美玉擔憂,這個發展趨勢將使校園失去老中青教師共存的多元樣貌,對教師之間的經驗傳承和學生學習帶來衝擊。
 
盧俊成觀察,年輕老師較能帶入創新的教法,中年齡層老師則有承先啟後的中介效益和擔任行政職的能力,而資深老師則能憑藉經驗擔任生活輔導和處理問題學生的角色,「所以老中青三代如果都能夠有良好的組合的話,就能夠兼顧所謂的教學、校園的安定及對學生的輔導。」
 
對此台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校長邱世明也表示,資深老師能夠將自己的經驗傳承給新進的老師,老中青三代教師之間的理念和默契脈脈相連、相互交織,也因此更缺一不可。
 
「不是你卡了我位,所以我就升不上去或是進不來,而是彼此之間怎麼樣合作。」李昭瑢點出關鍵。
 
若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身為校長的邱世明也希望自己學校裡的老師不是單一樣態,「教學模式並非只有單一型態,老師或老或少、或嚴肅或活潑,都是多元且豐富的。」也沒有所謂「標準化的教育環境」,應站在學生的立場,想方設法讓他們接觸並吸收不同世代的觀點,並從中學習,培養未來面對多樣貌社會的能力。
  

林佑吉在教學之餘,喜歡和同事一起泡茶聊天,交流近況、活絡感情的同時,也讓彼此在繁忙的一天中喘口氣。 圖/林季亭攝
 
在年金改革衝擊教育結構的同時,教師的奉獻精神與價值也備受挑戰。
 
林佑吉感嘆道,「當哪一天我們在台上跟學生的互動模式沒有那麼的清晰,講白一點,當我教什麼學生也不一定在聽、甚至聽不懂,那時候我們大概就會退場,也不一定會堅持到年改規定的年齡。」
 
年改造成的師生年齡差距並非影響教育品質的唯一因素,但確實改變了林佑吉和鄭美玉等資深老師的教學心境,也影響了年輕老師滿懷教育熱忱的初心,「千萬不要為了一個固定的薪水當老師,這樣你會很痛苦,被你教的學生也會很痛苦。」這是林佑吉對年輕後輩的喊話。
 
年改已經發生,未來仍可能發生無數次,看似處於被動接受一方的老師,仍可積極思考如何在變動中適應,化危機為轉機、化悲憤為動力。
 
李昭瑢認為,年改確實是影響老師熱忱的因素之一,但老師的心態才是決定後續教學品質的關鍵,因此最重要的是老師如何調適受衝擊的心情,「如果有心那就有千方百計,如果無心那就千山萬谷。」她說道,年改的衝擊固然存在,但是這波衝擊會讓老師直接放棄,或是即使不開心卻依然向前邁進,都是取決於老師自己。
 
邱世明就建議,老師只要保持積極學習的心,不用害怕跟不上時代,「年紀不是一個唯一那麼清楚去下判斷的,我覺得主要是要看他是不是持續保持一個持續學習、年輕的心。」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